武術與實戰
武術與實戰 蘇峰珍 部落格文章
武術,除了外形拳架套路之外,還涵蓋技擊攻防技巧,也就是實戰。
拳架套路是武術的初基,當然還包括樁法與一些基本功的練習。武術包涵體與用,體用兼備,才稱之為武術,它最終的目標是在防衛與戰鬥,而在武術的修煉當中,已然涵蓋了健康與養生在內,及更超然的一些修為,如武德、修行等。
體,就是功體,包括內勁的養成,下盤重心的穩固,步法、身法移動閃挪的輕靈敏捷,及內氣的凝聚等等。
用,就是實際過招,也就是真打實戰,包括推手、散打、摔角、擒拿等等能夠制敵致勝的種種武技在內。
現在的中國功夫,包括台灣在內,大部分侷限於外形之美,少講求實戰,武術比賽也大部分侷限於拳架套路的演練,在散打的比賽方面就像街頭的流氓幹架一般纏打蠻鬥,看不出真正的功夫,去觀賞的人不禁要搖頭疑問,這就是中國功夫嗎?而事實上,中國功夫目前的實際狀況就是如此,只能遺憾與嘆息罷了!
我們試觀東洋或西洋武術,都是講求實戰功夫的,哪兒像中國功夫有拳架套路的比賽,真可稱為世界奇觀了。那麼這些崇尚拳架套路的人,他們會冠冕堂皇的說:練武術只求健身強身就好,不必好強好鬥,他們常常拿出張三豐祖師遺論,「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,不徒作技藝之末也。」這句話作為反對實戰的理由。實則觀念知見大錯矣,武術本身除了健身強身之外,它涵蓋技擊房身禦敵的高度藝術,否則就不必稱為武術,就稱為健身術好了,而健身術太多了,何必選擇武術,豈不矛盾。
筆者今(2008)年受恩師的鼓勵,去參加美國新唐人電視台舉辦的第一屆全球華人武術大賽,原來的目的只是想去開開眼界,看看現今華人武術的進展與現況,作為自己習武的借鏡與參考。此次參賽人員三百餘,外家佔四分之三,內家四分之一,筆者是參加內家,在兵器類組僥倖得到第三名,名次並非我們談論的重點,而是筆者與那些第一、二名的選手包括內、外家,在私底下切磋談論中,了解到他們都只會打拳架,有的稍微涉獵一些推手,至於實戰方面則都是搖頭的。這就是我們華人的武術大賽。有一位賽員在台灣開了兩家武道館,也只是打拳架而已,這是目前台灣武術界常見的現況,也就是說武術已走向健身、體操及偏向美感之藝術趨向,那麼要談實戰防身當然就較為不可能了。
在這種情況下,那些真正想學一些能自衛防身功夫的人,當然只好棄中國功夫,去學較易速成的西洋功夫或東洋武術,就如拳擊、跆拳、空手道、泰拳等等。
那麼,這些東、西洋武術好不好,它是現成實用的東西,學個幾年,就可以致用。而中國的內家拳,非得練個十年八載的,才能真正練就內勁功體而致用,而且非有慧力、悟力,也不容易學得;外家拳又只偏向練外形,在真正實戰時就更難與東、西洋武術論戰了。但是不論中國的內、外家拳,真正有實戰功夫的人也還是有的,只是他們都不求名而已。
西洋拳擊,注重速度與重力及步法,它們的招式很簡單,直拳、鉤拳、上擊,速度要求一分鐘要打幾百下,加上重力練習,耐力練習,其餘就是實戰,每天打每天練,半年、一年就能打了。
跆拳,著重於腳踢,也練擊破,練個兩年,也可以自由對練,進入實戰。
空手道,著重於手刀與拳頭,也有擊破練習。空手道(其實不只空手道),雖有類似如形意拳明勁快速發勁的練法,但實質上與中國內家拳之練法是有別的,除非他們有涉獵中國內家拳,否則他們的發勁亦僅止於蠻力快速的外力而已,要成就內勁還有很大的距離。
泰國人練習泰拳,從十幾歲開始練習,在那邊有些本地人想學一技之長而能謀生,並不是很容易,所以有些小孩從十幾歲就讓他們學泰拳,成績好也能成為謀生之計,成為職業拳手。他們練體,是苦練法,全身上下皆須經過痛苦的磨練,借物打擊,至身體能承受重力擊打為止。尤其小腿要能踢,踢到皮肉骨頭像鐵一般硬,打不痛,然後進入實戰,一天要練八個小時以上,這樣練出來,不會實戰也難。
中國功夫雖也有類似的苦練法,但是沒有那麼不要命,而且在實戰練習當中,又怕被傷害,所以皆只點到為止,與實際搏擊還有一段相當大的距離。在這種情況下要與拼命三郎的泰拳對抗,結果是可以預知的。中國人練功夫,大部分是興趣使然,有的是追求流行,趕時髦,不會像職業性的那麼拼命。
但是這跆拳、空手道、拳擊、泰拳,功夫有頂點,最輝煌時期,二十至三十餘歲,四十歲走下坡,然後慢慢暗淡下去。而那些靠重力、外力練就的短暫功夫,卻會留下不可想像的身體病變後遺症,讓你痛苦終生。
中國內家拳,三、四十歲功夫大成而至七、八十歲不退者大有人在,他們功夫大成後反而更加內斂,不會好鬥,把功夫當作修行的一個法門,所以堪稱為武術家。外國這些武士,只能稱作格鬥士,武德、修行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名詞,你看那些拳擊手,哪一個不是一副耀武揚威,那種不屑對手、不可一世的嘴臉,既使是百戰百勝的武者,只能稱作格鬥士而已,不能稱為武術家。而且中國內家拳之修煉,不必對身體作痛苦的鍛鍊,也不必打沙包,反而與這些土法煉鋼術背道而馳,是走鬆與柔的路線,純練內氣,讓一氣流行,讓內勁慢慢滋長累積,是循序漸進的,積成之後不易退失的;而那些土練法,每天都要承受痛苦的折磨,是一種慢性的自殺與自我摧殘,只是他們愚昧無知,沒有智慧罷了;而中國內家拳,是輕鬆的練,對養生是正面的,內家拳修行者很多是長壽的,活個七八十歲,甚至百來歲不成問題;反觀那些練外家的或土法煉鋼的,他們大都不長壽。
功夫的成就,短期而言,適合練外家,包括跆拳、空手道、拳擊、泰拳,短期可以有小乘功夫,可以實戰。長遠之計,要練內家,練氣、練內勁,那才是真實的功夫,是不會退失的功夫,是不會受傷害而且利於健身與修身的功夫,是大乘的功夫,智者,當然會有所抉擇,不會急功近利,貪求眼前。
如果想練就好功夫,真實功夫,去覓尋一個明師,老實的練,才有所成。如果全在紙上論文章,說功夫,是不會有進境的。
(本文係回應讀者文俠君對拙作「明師何處覓」及「內家拳為何不易成就」二文,所作簡略的回答。)
〔關聯文章:死功夫與活功夫 太極拳不止於拳架與推手〕
引用https://tw.group.knowledge.yahoo.com/tai-chi/article/view?aid=32